<纵盟简税>特大虚开案!虚开百亿,176人被抓,几千户企业涉案!
录入编辑:纵盟简税 | 发布时间:2022-04-01
11月22日,贵州警方破获百亿虚开发票团伙案件!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,以下三种开票行为是虚开发票行为:
1、为他人、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;
2、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;
3、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。
虚开发票真的后果很严重,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案例:
黄某和陈某受雇于“厦门某森商贸有限公司”,在老板付某手下任财务。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间,两人在明知没有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,协助主犯付某记录“内账”,并进行虚构合同、资金走账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行为,涉案税额合计2.57亿元。 尽管两人是从犯,但鉴于其犯罪事实及后果,最终被法院判决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,分别判处有期徒刑7年、并处罚金十五万元。 就这样,两个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因协助虚开发票,记录“内账”,虚开税额高达2.57亿元,被判7年!接到判决书后,哭成泪人,追悔莫及。
虚开的税款数额5万元不足50万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。
虚开的税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足250万元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。
虚开的税款数额在250万元以上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而针对个别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、情节特别严重者,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,并没收财产。所以再说一句,一定不要虚开增值税发票哦!
(一)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《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》的公告(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4号)
1. 规定了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(“黑名单”)的标准,其中涉及虚开发票的有:
(1)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、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;
(2)虚开普通发票100份或者金额40万元以上的;
(3)具有偷税、逃避追缴欠税、骗取出口退税、抗税、虚开发票等行为,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走逃(失联)的;
2. 对税收违法“黑名单”虚开发票案件当事人,依法采取以下措施:
(1)纳税信用级别直接判为D级,适用相应的D级纳税人管理措施;
(2)税务机关将当事人信息提供给参与实施联合惩戒的相关部门,由相关部门依法对当事人采取联合惩戒和管理措施;
(3)税务机关依法采取的其他严格管理措施。
提醒注意的是,虚开发票的“黑名单”案件当事人在公布前即使已按照《税务处理决定书》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》缴清税款、滞纳金和罚款,也仍要将案件信息录入相关税务信息管理系统,并且向社会公布该案件信息。
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自公布之日起满3年的,停止公布并从公告栏中撤出。案件信息一经录入相关税务信息管理系统,作为当事人的税收信用记录永久保存。
除了以上3种方式, 你还可以这样辨别虚开发票 一、首先从取得增值税发票企业的财务处理上看,往往有如下特征哦!
1、供应商大多是个体私营者且经营期限并不长,在这些企业中,有的未按规定进行年检,有的经营期限已过,有的则被工商部门吊销。
2、经营范围广、品种齐全,如建筑材料、五金交电、化工原料、纺织塑料、汽车配件、电子产品、照像器材、农副产品等不一而足。
3、注册地址含混不清,东拼西凑,查无实处。
4、有的企业根本不存在,而是盗用他人名号进行违法活动。
针对以上情况,应从两个方面加以审查:
(一)购销业务是否真实存在;
1、没有真实购销业务而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不得抵扣;
2、未支付货款,或虽已支付又通过其它途径转回的,不得抵扣;
3、有真实的采购业务,但取得的增值税发票非销售方开具的,不得抵扣;
4、盗用他人名号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不得抵扣;
发票查询途径:
(一)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https://inv-veri.chinatax.gov.cn/查询发票。
(二)通过各省税务局网站查询发票。
(三)通过12366语音自助查询发票。
1. 开票时一定按照实际商品进行开具,不得变更名称,不能按照客户不合理的要求开具; 2. 不得虚开发票,按照实际金额和内容开具发票; 3. 作为商贸企业,一定保证所开具的商品有对应的进项发票,不得虚开,随意开票; 4. 商品名称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税收分类编码,不得随意选择; 5. 专用发票商品名称比较多的,一定规范开具销货清单,而且销货清单必须在开票系统中填写打印; 6. 发票打印的时候,一定要规范的打印到发票上,不能出格,不能打印不完整(有些打印机设置的原因,往往后面打不全); 7. 专用发票在传递过程中,不能损坏,污染。开票事小,涉税事大,因此,一定要加强发票的管理,严格执行发票管理规范,也许你的一个不小心,就有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涉税问题! 关键总结 提高税法专业技能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、业务财务有效融合、合理安排业务模式、重塑公司组织架构、注意防范税务风险。